苏州有哪些好吃的
苏州特产:
碧螺春茶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俗名“吓煞人香”。康熙南巡路过苏州,品茶后大加赞赏。因此茶采自清明、谷雨时节,被赐名为“碧螺春”,并列为贡品。
泡茶方法:取茶叶少许,撒入温水中,其白毫会慢慢溶掉,茶叶沉下,这时杯底一片碧绿,但水尚无味,将水倒掉三分之二左右,再冲以沸水,茶叶全部展开,此时水色淡绿如玉,茶香味醇。
采芝斋糖果
苏式糖果享誉中华,有明货、炒货、软糖、特味4大类150多个品种,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软糖、脆松糖、松子南枣糖等,其中以采芝斋独家生产的粽子糖最为有名。
苏式蜜饯
苏州制作蜜饯的历史可上溯到三国时代,清代是苏式蜜饯的鼎盛时期,其中以“张祥丰”最为著名,历来是“宫廷食品”。苏式蜜饯现有160多个品种,以金丝蜜枣、奶油话梅、金丝金桔、白糖杨梅、九制陈皮最为著名。
苏式话梅的风味是甜中带酸,口含一粒,爽口生津,而且回味久,最受旅游者喜爱。
用洞庭柑桔制作而成的苏桔饼和金桔饼,桔香浓郁,味甜爽口,具有开胃通气功能。
太仓肉松
太仓肉松纤维细长,品质柔软,颜色金黄,味道鲜美,入口即化。它以鲜猪后臀尖精肉为基本原料,经切条、煮松、炒松、搓松4道工序制成。肉松耐贮存,一般情况下3-4个月不变质,真空密封可保存一年以上。
太湖银鱼
春秋战国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与梅鲚、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铁、核黄素、钙、磷等多种成分。日本人称其为“鱼参”。银鱼可炒、可炸、可蒸、可做汤。银鱼炒蛋、银鱼氽汤、银鱼丸子、芙蓉银鱼等都是苏式菜肴中的名菜。
卤汁豆腐干
卤汁豆腐干,既可作蜜饯品尝,又可作为家常肴或筵席卤菜,是苏州豆制品类中的著名特产。它色泽酱红,香味独特,饱含卤汁,鲜甜软糯,兼有卤菜和蜜饯两种风味。
太湖莼菜
莼菜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背面分泌出一种类似琼脂的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煮可炒,不仅是风味独特的珍贵蔬菜,而且有清热、润肺、利尿、消肿、解毒、健胃、止泻等功效。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身长约10厘米,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骨剌,被誉为太湖三宝之一,全身洁白如银,一对小眼睛犹如白玉上镶嵌着两粒乌砂。
白沙枇杷
枇杷的产量以洞庭东、西山为最多。白沙枇杷色呈鹅黄,味甘甜,有照种、青种、灰种和早黄白沙等10多个品种。以照种最负盛名,皮薄肉厚,鲜甜爽口。青种,大小均匀,果肉淡黄,皮易剥落。灰种,皮有赭色斑点,独核薄皮,味道最甜。早黄白沙,成熟早,果肉洁白细嫩。
松鼠桂鱼
此鱼色泽酱红,外脆内嫩,甜酸适口,乾隆食后大为赞赏,松鼠鱼便传扬出名。 如今,松鼠鱼以桂鱼作原料。桂鱼肉质细嫩,骨疏刺少,经剞花、油炸后、头大口张,尾部翘起,内似翻毛,形似松鼠,浇上虾仁、笋干、番茄酱卤时还会发出嗤嗤如松鼠的叫声。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是我国最享誉盛名的淡水蟹,个大膘肥.外形青背白肚,黄毛金钩,故又被称为“金钩蟹”,人们誉称“蟹中之王”。阳澄湖大闸蟹除可蒸、煮、煎、面拖、酒醉、腌制外,还常被人们作为制作美味佳肴以及蟹宴的原料,如蟹油水晶球、雪花蟹斗、锅烧蟹粉、煎蟹盒、炒蟹粉等.
杨梅
杨梅原产我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度之间,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分布相仿,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目前分布的省份有云南、贵州、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四川、安徽、台湾等,其中以浙江的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质量最优,产量也最高。其次是江苏、福建与广东.
白鱼
白鱼为塞外鱼鲜上品,与江南名鱼相比也绝不逊色。产于松花江的异常肥美,大者可三二十斤,脊背有油。长江产的不肥。北方各地产的不大,至多二三斤。清蒸、红烧,或熏或腌均无不可。熏白鱼的做法,用酱油、料酒浸泡,过油炸熟再熏,如能得樟木或松塔来熏更有一种清逸的风味。
满意采纳,谢谢。
有谁知道白杨梅树是怎么嫁接的,如何嫁接
(一)概述 杨梅原产我国西南部,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主产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及湖南等省区。杨梅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栽培容易,产量较高,营养丰富。在江南地区可大面积的栽培,扩大经济收益。
杨梅果实富含营养物质,酸甜适度,经测定含可溶性固形物9.6%—14%,含糖量7.8%-10%,有机酸o.8%-l.4%。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铁、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杨梅生食有生津止渴、消食、止呕吐、润肺止咳、解酒上泻和增强食欲等功能。成熟时正是水果淡季,为市场提供可食的时鲜水果,深受消费者欢迎。还可制成各种营养食品,如杨梅干、蜜饯、罐头、果汁、果干和果酒等。还具有一定医疗作用,种仁富含维生素B17,对癌症有疗效.而且含油量达40%,可炒食榨油。叶能提炼香精,根和树皮能止血和断痢。治跌打损伤、骨折、牙痛、外伤出血等。既是水果植物又是药用植物。
(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常绿灌木或乔木,湖南省均有分布,主产靖县。植株高达12米,树皮灰色,小枝粗壮,无毛,皮孔少而不显著,菌根牛长强健。单叶互生.卵形或生楔状形,先端稍钝,基部窄形.全缘,无毛。楔状倒叶片长6- 16厘米,宽1 - 4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花有2—4个不孕小苞片,4--6枚雄蕊;雌花有4个小苞片,子房卵形。核果球形,直径10- 15毫米,单果重10—28克,外果皮末成熟前绿色.成熟后深红色,紫红色或白色,内果皮坚硬。 2.生物学特性
(1)生长环境。杨梅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环境里。由于适应性强,对土壤的选择要求不高,pH5左右,酸性或偏酸性的上壤均适宜;也可开垦荒山栽植。具有苗根‘生长势强,能在贫瘠多砂石的山坡上生长,并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生长物候期。杨梅国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其物候期也不一致。一般2月中下旬萌芽,3- 4月开花,6月中旬一7月上旬果实成熟。成熟后及时摘果,否则落果影响产量。
(三)栽培技术
1.主要良种
(1)木洞杨梅。主产湖南省靖县木洞,其果大,圆形或长圆形,单果重18--25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0%一ll%,品质上等。果面棕红色。栽培品种有光桂早、太婆梅.大叶梅、银红、墙背梅、白眼梅等12个。’
(2)二色杨梅。原产福建的建阳、古田等地,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3-15克,果面上半部为紫黑色,下半部呈红色,故称二色杨梅,含糖量9.45%,肉质柔软,酸甜可口,宜鲜食。
(3)丁香梅。主产浙江温州瓯海等地,果实圆球形,单果重11.3克,果面紫黑色,可溶性固形物lI.1%,果肉汁多味甜,品质上等,6月下旬成熟,较耐贮藏。 ·lgO.·
(4)荸荠杨梅。原产浙江余姚市张湖溪.果近圆球形,单果重9.15克,可溶性固形物11%一12%,果紫红色,肉质细软多汁,味甜,品质上等,3--5年结果,可以引种栽培。
2.选地整地 杨梅适应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酸性或偏酸的土壤中生长,在各种坡向和坡地上均可栽植,苗床整地时应施足基肥,翻耕耙细整平作畦,准备播种。移栽地根据株行距挖好穴,施足基肥,以土杂肥或腐熟肥为宜。
3.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杨梅种子繁殖主要提供嫁接的砧木,为培育壮苗作准备。野生和栽培杨梅的种子均可播种育苗,鲜种子插种萌芽率最高,但生产上常采用秋播。具体步骤为:①采种。采种时先将种子表面的果肉洗净.摊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的种子进行沙藏。田播种。一般10--12月播种,多用撒播,播种量每亩在200-250千克,擂后覆一层1厘米厚的细上,再用稻草或其他遮荫物覆盖,保愠保湿。②苗期管理。播种80天后出苗,出苗率达50%一60跖,出苗后,4月下旬移栽,按株行距10厘米-25厘米带上移栽,有利成活,移栽成活后,要加强培管,促进幼苗的生长,前期不宜施肥,8- 9月幼苗达30厘米以上时,可稀施氮肥(1%的尿素),促进生长,干旱时应浇水抗旱。l0月以后实生苗高达50厘米,粗o.6厘米,次年春季可嫁接。
(2)嫁接繁殖。杨梅嫁接成活宰较低,为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接穗应在7—15年、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母树上采用两年生生长的良好枝条。一般在2月亡中旬,树液未开始流动时进行,嫁接以切接为主,接穗长8- 9厘米,具9-10个芽,然后嫁接。切接方法与其它果树嫁接相同。嫁接苗成活后,要注意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新梢(接穗上的芽)的健壮生长。
(3)压条繁殖。杨梅的压条繁殖与其它果树一样,一般采用低压法,将杨梅树基部的分枝向下压入土中,然后覆土,使压入土中的枝段生根形成新的植株,次年移栽。
4.抚育管理
(1)定植。杨梅移栽一般在11-12月进行。株行距4米× 5米,穴深o.7米,直径1米左右。施足基肥,以土杂肥或腐熟肥为宜,然后起苗移栽,随挖随栽,少伤根,利于及早成活。定植后浇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提高成活串。由于杨梅是雌雄异株,定植时要考虑雌雄株的配置,一般以2%—4%的雄株进行配置,有利于授粉,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2)中耕除草。杨梅定植成活后要加强管理,幼树时要勤除草、松土、培土,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除草一般每年2次,春末、夏末各1次。
(3)间作。杨梅移栽后,在幼林问有很大空隙地,可间作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春季可种大豆、花生、绿豆等作物,秋季可种白菜、萝卜等。既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又增加经济收益。
(4)施肥。杨梅在定植前.穴内要施足基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在未结果前每年要施肥一次,一般存前幼树萌芽前施,促进根系和枝叶的生氏。当杨梅成林后,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春季萌芽前,以速效肥为主,促进春梢开花和座果及果实的发育。第二次在采果后进行,以有机肥为主,促进花芽分化,恢复树势,为次年丰产作准备,施肥方法与其杨梅整形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当定苗后,在幼树高50—80厘米处剪顶定干,抹除主干中下部的萌芽和新梢,让其上部的春梢生长,春梢产生夏梢,使其生长健壮.定干第二年,留长势健壮,分布适当的3个枝条作主枝,主枝相间30厘米。然后,让其生长,整形修剪,使杨梅形成自然开心形,多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6.病虫害的防治
(1)病害。杨梅的主要病害有癌肿病,褐斑病和干枯病。
癌肿病:多发生在2- 3年的枝条上,严重时使枝枯死,若在主于卜发病,会导致全株死亡。可用200倍抗菌剂402液防治,也可用人工除去病枝。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使叶干枯脱落,生长在粘重土中发病严重。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施,有明显的效果。
干枯病:主要为害枝干,为害严重时,病斑蔓延枝干深达木质部,导致枝干枯死,可用杭菌剂402涂患处,效果较好。
(2)虫害。主要有巷叶蛾,白蚁和松毛虫等。
卷叶蛾:5- 8月幼虫为害嫩叶,咬食叶肉,可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90%的精制敌百虫喷杀。
松毛虫:4- 5月幼虫为害新梢和叶片,食叶量大,可用90%精制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幼虫。 白蚁:主要为害根颈和树于木质部,造成树干损伤或枯死。可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喷杀。也可人工挖巢灭蚁。
(四)采收与贮藏
1.采收 杨梅果因品种、产地不同.成熟期也不同,采收时间也不一致,采收时应随熟随采,防止果熟过度,造成落果或腐烂,影响产量。
2.贮藏 杨梅果实采收后,在常温下一般保鲜2-4天;在0 - 0.5℃,湿度85%一90%的条件下,可保鲜7-15天。
3.加工 采收的果实可及时送加工厂,一是冷藏处理,在一18℃冷库中可保鲜6个月,二是加工成杨梅罐头、杨梅蜜汁、蜜饯、杨梅干、杨梅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