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逍遥百花山天宫阵活动要求、流程和奖励是什么?

水果产地网 2023-03-23 14:18 编辑:柏宗 273阅读

一、醉逍遥百花山天宫阵活动要求、流程和奖励是什么?

在众修仙者对抗魔教的过程中,修仙者们发现了一座隐秘的上古仙阵,这座仙阵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开启一次,让有缘人进入仙阵中寻找上古仙人遗留下来的秘宝,如今仙阵即将开启,众修仙者纷纷进入上古仙阵中寻找自己的机缘。 一、活动开启时间及参与要求: 1.活动时间:每周一18:00~20:00点、周五18:00~20:00点 2.活动持续时间:120分钟 3.活动参与要求:玩家等级≥35级且PK值小于600 4.百花山天宫阵活动在活动期间可以反复进入,但相关任务只可每日完成一次 二、活动参与流程: 1. 活动开始后,系统会以公告的形式告知玩家,内容如下: 2. 玩家可在成都城【310,-495】及其他主要城镇处找到百花使者,可通过百花使者接到相关任务后传送至百花山天宫阵中的阵前广场(与阵前广场内的百花使者对话将被传送回凝碧崖),阵前广场与天宫阵内不可PK、不可摆摊。 3.进入阵前广场后,找到百花阵使购买道具,百花阵使处道具介绍如下: 变身符:变身期间不能攻击,变身后才可进入百花山天宫阵活动,右键点击变身效果BUFF可取消变身状态 天宫神水:解除瑶池蟠桃园内自身所中眩晕、减速、冰冻状态,解除百花天宫阵内自身所中挣扎、缠绕、迷幻、无力、冰冻状态,只能在瑶池蟠桃园内和百花天宫阵使用 冰夷之泪:使用前须切换为PK模式,将周围5个人冰冻,只能在瑶池蟠桃园内和百花天宫阵使用 4.使用变身卷变身后,在阵前广场内找百花阵灵,进入百花山天宫阵,如下图所示: 5.进入百花山天宫阵后身上会多一种效果: 幻境:此效果消失后玩家将传送至凝碧崖,在处于幻境效果中取消变身效果将被强制传送至凝碧崖。 6.百花山天宫阵分为庭院、主殿、后山、荒原和最后达到的阵眼这几大区域。玩家进入百花山天宫阵后首先到达庭院,可以通过传送阵依次传送到主殿、后山、荒原,最后到达阵眼。 7.玩家进入天宫阵后,首先到达庭院区域,走进传送阵中即可开始您的闯阵之旅了。传送阵如下图所示: 8.当然在传送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百花山天宫阵中也会随机刷新出各种护阵灵兽,他会随机给玩家加持挣扎、缠绕等效果,可使用天宫神水解除。 9.在传送的过程中,玩家会在主殿、后山、荒原各遇到一个迷路的女子,玩家与迷路的女子对话完成任务,获得经验、灵力奖励并能拿到女子的信物各一个。如下图所示: 11.幻境BUFF或活动结束后将被传送至凝碧崖; 12.到达阵眼处的前5名玩家,除了有系统传闻外,还会获得额外奖励 三、活动奖励 玩家可在进入活动的百花使者处领到下表中相关任务,以下任务每日可完成一次。 任务名称 任务要求等级 任务要求 任务奖励 迷路的女子(主殿) 35级 与位于主殿的迷路的女子对话即可完成任务 20000经验10000灵力女子的信物(主殿)*1 迷路的女子(后山) 35级 与位于后山的迷路的女子对话即可完成任务 30000经验15000灵力女子的信物(后山)*1 迷路的女子(荒原) 35级 与位于荒原的迷路的女子对话即可完成任务 40000经验20000灵力女子的信物(荒原)*1 天宫的奖励 35级 女子的信物(主殿)*1女子的信物(后山)*1女子的信物(荒原)*1 根据人物等级获取相应的经验、灵力奖励天宫宝盒(绑定)*1天宫碎片(绑定)*25委托令【接受】(绑定)*1 委托令【接受】:可增加1次当日可接受委托次数 注:当日没有接受过委托时无法使用此道具。凌晨12点后系统会重置可接委托剩余次数 当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天宫碎片可以到李半仙处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名称:黄金兽灵符 完成次数:每日一次 任务接取NPC:李半仙 任务交付NPC:李半仙 任务要求:天宫碎片(绑定)*150 任务奖励:黄金兽召唤符(绑定)*1(在任意副本中使用黄金兽召唤符可以召唤出黄金兽,击倒黄金兽可以随即获得1件10-40级的金色品质装备,打出的装备为不绑定装备)

二、桂林特产~

桂林三花酒。在桂林汽车站旁或者西城路步行街里也有很多家桂林三宝包括、辣椒酱

在各大超市或者土特产中心就有得卖、豆腐乳

三、这幅图上有四个我们万年的特产,有肉圆果,淡水珍珠,贡米,和板栗烧肉,用英语怎么说

这幅图上有四个我们万年的特产,有肉圆果,淡水珍珠,贡米,和板栗烧肉

We have four years of specialty of this picture, there are Taiwanese Meatballs fruit, fresh water pearl, Gongmi, and chestnut meat

四、镇江"三怪"的传说

香醋摆不坏。

俗话说开下门来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醋,乃酸、甜、苦、辣、咸五味之首。醋,是我国传统酸性调味品,古人给醋冠以“食总管”的美称。千百年来,人们在爆、炒、拌、熘等烹制中,都要加些醋,去腥解腻,增进菜肴风味。若品尝水晶肴蹄、蟹黄汤包时,每每蘸点香醋,配上姜丝,越觉鲜润芳香;至于醋熘桂鱼、糖醋排骨等均为江苏名菜,别具风味。宋代诗人、美食家苏东坡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曾做诗赞美道:“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在我国,酿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籍《礼记》“檀弓”篇记载:“宋襄公丧其夫人醯醢百瓮”。醢是肉酱,醯就是醋,推算起来,我国酿醋至少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镇江香醋素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而驰名中外,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提到酿醋,在镇江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醋是杜康的儿子黑塔创造出来的。那一年,杜康发明了酿酒后,发现镇江趱长江中下游,其水质好,利于酿酒,就举家来到镇江小鱼巷,开了个前店后作的小糟坊,酿酒卖酒。黑塔力大无穷,憨厚勤劳,家里重活粗活全包了。当初,还不知道酒糟的用处,黑塔把酒糟放进大缸里,倒进两担长江里的龙窝水。累了,就捧起坛子喝上家酿米酒八、九斤,便呼呼大睡了。梦中似有一位老翁说:黑塔,到二十一天,日落酉时你将造出调味浆。醒后,原来是一场梦,也没有在意。20多天后,满屋飘香,杜康父子很纳闷,找来找去,原来是酒糟变成了香喷喷、酸溜溜、甜滋滋的调味浆。杜康说叫什么名字呢?黑塔说:“酒糟泡了二十一日,到酉时浆水才这么好吃,这二十一日加酉时不是“醋”字吗,就叫醋吧!”杜康造酒儿造醋的说法就传了下来。直到今天,制醋还是二十一天。

镇江香醋经过科学测定含有17种氨基酸。主要有机酸成分是醋酸、乳酸、丙酮酸、甲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一氧代二戊酸等,它们是由植物性原料经发酵生成的,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而且有机酸在消化道内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利尿及细胞内氧化还原的良好作用。镇江香醋中还含有多量碳水化合物和少量酒精。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和携带者,作为代谢中间体的要素之一以及作为蛋白质水解的调节剂,在人们的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肴肉不当菜。

提起熟食猪蹄,各地都有,红烧猪蹄、五香猪蹄、酱猪蹄、清汤猪蹄等各具特色。然而,以选料之严格,加工之精细,口味之鲜美要首推镇江的水晶肴蹄。水晶肴蹄肉色鲜美,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肉质清香而醇酥,肥而不腻,瘦不嵌齿。故而近人有诗赞道“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口肉食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水晶肴蹄是在古菜“烹猪”和水晶冷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味菜。“烹猪”和水晶肴蹄是一脉相承的,用料基本相同,都用蹄子和花椒盐,制法也基本相同,都用老卤,用明矾澄清原汤汁,压冻而成。不同的是“烹猪”不用硝水,而水晶肴蹄用硝水。故有人称“肴蹄”、“肴肉”,又有人称“硝肉”、“冻蹄”。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到瑶池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路经镇江,闻到肴蹄香味,连忙下了神驴,下凡来吃肴蹄,连蟠桃大会都给忘记了,可见其味之特美。食肴蹄,佐以姜丝、香醋味道更好。

据丹徒县志记载,镇江水晶肴蹄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镇江民间文艺家王骧写过一篇关于镇江肴肉最早的记载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明末清初文人丁耀 亢著写的六十回章小说中的文字亦可佐证,其《金屋梦》(续《金瓶梅》)一名《隔帘花影》、《三世报》的第二十七回,“董玉姣明月一帆风,郑玉卿千里梦”中,写到轻薄青年郑玉卿在金山寺遭遇骗局,被邀酒宴的一场,摆出了镇江的食品;不一时酒保添换新席,八大碗菜;是一盘新出水的白鱼、一盘烧的肥鹅,一盘嫩的香蒸和水晶煮蹄,一盘金华火腿熏的腊肉,红白透亮;一盘豆豉炒面筋,拼着银丝饼鲜;又是一盘红糟蒸的带鳞鲥鱼,又是一盘镇江烧鳖,剥得琥珀似围裙,软美如脂入口而化;又是一盘苏州油酥泡螺,两大盘糖酥水晶角儿,每人面前放一碗。这一盘和着香薷的水晶煮蹄,就是现今名闻遐迩的水晶肴蹄。若再追考,其历史会更早,八十年代初,镇江博物馆陆九莽馆长曾对笔者说,中国有了硝,就有了腌肉,只不过其制法是逐步演变成为现今的制法。

制作水晶肴蹄,其加工工序有十四道之多:主要有选蹄(以猪前蹄为好),去毛剔骨,以铁钎在瘦肉上不规则地戳上几下(以不戳破皮为度),然后均匀地洒上硝水(浓度不高),用粗盐揉匀,层层叠于腌制缸中,腌7天(随着气候的变化,用盐量和腌制天数也略有不同),然后将腌制过的生蹄取出,放水内浸泡,换水三次,将血卤洗净,去掉涩味。开始加水和香料、葱姜、料酒、少许盐,大火煮后保持在95℃左右持续4小时,出锅放入盆内叠好压平,用原汁把油卤冲净,经清汤的卤汁倒入蹄盆,冷却后凝冻即成。

吃肴蹄还有许多讲究。为了适应不同口味顾客的需要,充分体现肴蹄色、香、味、形的特点和风味。肴蹄不同部位,可切成各种肴蹄块:前蹄爪部分上边的两块肉切成片状,形如眼睛,食之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叫眼睛肴;前蹄爪旁边的肉,切下来弯曲如玉带,其肉极嫩,叫玉带沟肴;前蹄爪上,肥瘦兼有部分,真味清香,叫三角棱肴;后蹄上部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添灯棒肴,香酥软嫩,为最爱吃瘦肉的人所欢迎。肴蹄既可作为筵席上的主碟;又可在吃早茶时,作肴蹄面;还可切成块,装盘当早点吃,故有“肴蹄不当菜”之说。水晶肴蹄不仅为餐桌上的佳肴,而且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用的水晶肴蹄礼盒里放上一支宴会醋(镇江恒顺香醋),既携带方便,又可延长储存期和便利品尝。

面锅里面煮锅盖。

“面锅里面煮锅盖”,是镇江饮食技艺中的一项创造。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

至于汤面名称,品种繁多,且如春初刀鱼上市,时新的汤面要数“刀鱼面”;夏时,有“长鱼面”;秋、冬有各式“盖浇面”。平时,常吃的汤面为红汤面。面锅里面煮锅盖(面锅大、锅盖小),据说,过去镇江人下面不用锅盖,一次一家小面店的张嫂为了让面熟的快,无意中盖了锅盖,误把汤罐盖放入面锅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这种方法就沿用下来。当面条下入沸水锅后,再用一只小锅盖盖在面汤上,可达到以下好处:一是生面条逐份投入,熟后不粘结,不散乱,规格准确;二是面汤滚沸时,易于清除浮沫,保持汤面不浑浊;三是面条易熟透,不生不烂。当地传统习惯,顾客来店吃面条时,多自带各种荤素菜品,如:猪里脊肉、猪肝、牛肉、鸡蛋、鲜笋、青椒、川芎、小青菜等,入面锅烫熟后,拌面而食。有的店家为方便顾客,准备了“青头”供客选用。所谓青头是用各种蔬菜制成的面卤,它分为生、熟两种。生的有蒜花、蒜泥、漂儿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将它们择洗后,用沸水焯熟,切成丝或段)。总之,随着季节变化选用不同蔬菜,制成青头。由于多种荤素鲜味溶于面汤中,使面的口味更为鲜美,深受食客欢迎。难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镇江品尝此面,为其美味而赞不绝口。

清末,镇江文人周伯义在他撰写的《扬州梦》一书中说:“吾人惜费,早坐教场茶馆,数十饯使堂倌买上好酱醋麻油至面下‘干拌’,称言爱洁。”所谓“干拌”,就是下法特殊:先把面条在面锅里煮熟,再用面竹杓将面条挑到清水里过汤,用竹杓使劲甩干,倒入碗中拌以麻油、酱油、虾米、蒜头等佐料,吃在嘴里是性韧、爽口、味鲜。这种面,夏日颇为流行,既可单食,也可吃粥时搭食,兼作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