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酱菜创始人

水果产地网 2023-03-20 06:58 编辑:徐离怡 263阅读

玉堂酱菜创始人

玉堂酱园始建于1714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创始人是苏州人戴阿大。

他是运河上的船户,常常带些苏州潘万成酱园的酱菜到济宁来卖,十分畅销,于是就自己开了家酱园。

并让算命先生帮着取了个店号:姑苏玉堂酱园,戴阿大成了戴玉堂。玉堂酱园后来因经营不善,转卖给姓孙的官宦之家。

孙家根据济宁人的口味对酱菜的味道进行了改进,还派店里伙计扮成哑巴去苏州潘万成酱园偷学腐乳制作,之后酱园又重现生机。

这事传到京城,孙家有位做到军机大臣的族人遭到弹劾,理由是孙家的酱园与民争利。

这位军机大臣闻之,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向慈禧太后解释,说这只是家中女人的小买卖,一钱一碟的小菜,实是便民,而非争利。

慈禧听后表示理解,非但没有惩办,还要了这酱菜尝尝。

片皮烤鸭起源历史?

关于烤鸭的形成,早在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录》中即有“炙鸭”字样出现,南宋时,“炙鸭”已为临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其时烤鸭不但已成为民间美味,同时也是士大夫家中的珍馐。但至后来,据《元史》记载,元破临安后,元将伯颜曾将临安城里的百工技艺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鸭技术就这样传到北京,烤鸭并成为元宫御膳奇珍之一。继而,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亦成为明、清宫廷的美味。明代时,烤鸭还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以及慈禧太后,都特别爱吃烤鸭。从此,便正式命为“北京烤鸭”。后来,北京烤鸭随着社会的发展,并逐步由皇宫传到民间。“北京烤鸭”早在明朝时就已成为北京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烤鸭”。以后明朝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由于制作时取用玉泉山所产的填鸭,皮薄肉嫩,口味更佳。烤鸭很快就成为北京风味名菜。北京两家有名的烤鸭店“便宜坊”“全聚德”,便是明朝时开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