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摆地摊卖水果怎么样?

水果产地网 2022-06-11 19:06 编辑:公孙琪 568阅读

在农村摆摊卖水果?这根本行不通。

首先,农村人口少,在一个村根本没多少人买水果,流动各个村卖水果还差不多。

其次,每个村基本都有小卖部,常见的水果小卖部也有卖,不常见的也没什么人买。

再次,现在村村通水泥路,出街也方便了,在街上的水果街买水果的农村人也多。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就是,在农村摆摊卖水果行不通。

那么能不能在圩镇集市摆摊卖水果呢?

在我们镇来说,现在对路边摊的管理还是比较严的,旺的街市都不给摆摊了。小巷多数是大妈们卖些蔬菜之类的,卖水果的少,因为车不好进。

所以,农村或乡镇卖水果的多数都是租店来做,或在自家的门面卖水果。摆摊还是算了吧!

此上是路茫的看法,大家怎么看?

不可行,原因如下

1.农村都是老人和小孩为主,消费能力有限,而且人口也少,在农村都是开车过来吆喝一声有人过来买就停一下,没人过来买就走了。基本上没有看到谁来摆过地摊,现实也确实不用摆就知道效果如何了。去到镇上摆摊还差不多,但是价格也要比市里便宜很多才有销路。

2.农村本身有大量的水果吃不完,村里随便一小块地就可以产出很多水果,春夏的西瓜,香瓜,桃子,秋天的橘子,柿子,柚子,葡萄,反正我们村烂了掉地上都吃不完。不要说去买的吃了,有人要吃的话,都是随便摘的。

3.农村自产水果和蔬菜,农村人去镇上买菜最喜欢买荤菜,因为各种蔬菜家里都有,到什么季节吃什么蔬菜,到季了基本吃不完,有剩的。所以水果卖给农村人最好卖一些附近村里没有的,要不然真心不好销售。

4.农村摆摊基本可以不用想了,镇上摆摊你可能只能赚点小钱,因为农村人舍不得花大价钱买水果吃的,只会买一些特价好货,而且销量还不高,你可能会经常遇到求你便宜一块两块的,锻炼你讨价还价的能力倒是可以去农村的集贸市场。

以下是农村果树,基本吃不完,很多都烂在树上了

有人说海南的气候环境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蔬菜,人口也少,为何菜价雄踞中国第一?

海被誉为中国的菜篮子,可是“海南作为全国‘菜篮子’,却吃着全国最贵的菜。”这种质疑,频频出现在媒体、网络社区,乃至街头巷尾。的确,海南每年冬季向北方城市供应300多万吨瓜菜,与此同时,海南本岛却时常“缺菜”。

  经调查发现,这种矛盾的出现,一是全国“菜篮子”里的菜,和海南人民“菜篮子”里的菜,品种并不相同;二是海南瓜菜主要集中冬春季,而夏秋季却难以生产蔬菜。

  冬季果菜量大 ,品种价格“水土不服” 。进入1月,每天300多辆满载着豇豆、茄子、苦瓜、丝瓜等蔬菜的货车,跨过琼州海峡,运往内地各大城市。然而,海南蔬菜价格依然时常偏高,市民“菜篮子”负担重。

  为何出现这种矛盾?细细分析菜的品种,就能解开这个谜。

目前,海南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主要是瓜类、椒类、豆类和茄类,其中瓜类占40%左右、椒类占25%左右。这四类均属于果菜(按食用器官分类法,蔬菜分为叶菜、果菜、根菜、茎菜、花菜等),而海南本地居民以消费叶菜为主。

  并且,冬季瓜菜价格并不低。“1月初,冬季瓜菜田头收购价,茄子2.6元/斤、豇豆5元/斤、苦瓜3元/斤,远远高于本地叶菜的批发价(大部分时间维持在1元/斤到2元/斤)。”在海口从事蔬菜批发的黄世大说,这样的价格海口本地市民难以接受。

  “某种程度上,冬季瓜菜还压制了叶菜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说,相比冬季瓜菜,叶菜种植劳动力投入大、风险高、利润薄。

  很多农民就已经不再种植叶菜,改种瓜菜。“一对夫妻,种叶菜仅能管3亩到5亩,深夜起来摘菜、拉到市场上去,白天还要管理,叶菜‘金贵’,一场暴雨就会颗粒无收。而瓜菜,一对夫妻可以管10多亩,每亩冬季瓜菜的利润还高些。”   这也就是,为何冬季瓜菜产业越成熟的地区,蔬菜价格反而更高的原因之一。

  夏秋季高温多雨

  海南到了夏季,高温、烈日、暴雨及台风,影响海南蔬菜正常生产。“夏季,地里草长得比菜还快,蔬菜每造产量不到800斤/亩,而冬季产量3000斤/亩。”定安展望瓜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定震说。

  在夏秋季,由于蔬菜病虫害严重、蔬菜所需肥料多,肥料和农药成本约1100元,而高温烈日天气,需要喷滴灌设施费用100元,水电费也增加一倍,需要60多元,合计每茬青菜的种植成本在1500元左右,这还不算地租与人工费,而每茬亩产不到800斤,合计成本约1.8元/斤。此外,如果算上暴雨、台风带来的损失,每斤青菜成本在2元/斤。

  而供应海口的叶菜,主要是来自广西、云南等地的农民在秀英、琼山等城市近郊租地种植,每亩地租价格在1500元-3000元,而大棚农地租金高达4000元/亩-5000元/亩。如此算下来,每斤叶菜成本高到2.5元/斤,并且不计人工成本。

  “高温多雨,导致不少易涝或排水设施不好的田地不适宜种植。”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所长肖日新说,高风险、微利润,导致不少农民夏季都不种植叶菜,加上产量低,夏秋季是海南叶菜匮乏时期。

  中部山区 农民不擅种菜

  夏秋季,中部地区的蔬菜价格算是全岛最高的地区,其中很大原因是山区农民缺乏种菜技术。

  “每年从5月到11月都要买菜吃。夏季天热,种不出菜,所以都不种。直到冬季,天气变凉,村民就把种子撒下去,稍微施些肥,就等着收获。

  中部山区的农民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不懂栽培技术,种菜如种山兰稻一样,撒种后就等着收获,很少管理,这就导致中部蔬菜冬季产量低。即使是冬季,农民种植叶菜的产量,普遍只有400斤-1000斤/亩,仅海口郊区农民种植产量的1/4到1/3左右。

  所以,中部山区的蔬菜自给率较低,除了上山采摘野菜之外,夏季时期,大部分蔬菜需要从海口、儋州等地进货,由于运输、搬运等费用,菜价时常高于海口。而冬季,中部山区的蔬菜产量偏低,叶菜价格也不便宜,而根菜、茎菜还是以岛外菜为主。

在低收入,高消费的现实生活中,哪里的物价都很贵,只有当官和土豪们不感觉到通货膨胀!平民百姓都在苦难中挣扎煎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