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到什么时候才发达?

水果产地网 2025-07-05 01:00 编辑:admin 133阅读

一、陆川到什么时候才发达?

陆川县隶属广西玉林市,是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根据地。县境内因有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阳河和清湖河六条河流而得名。位于东经110°4′,北纬21°53′—22°3′,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年平均无霜期359天,光热充足,年平均温度为21.7℃,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mm。全县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辖4个乡、12个镇、155个行政村,总人口85.5万人。

区位:陆川县地处桂东南端,是广西的南大门,南与广东廉江、化州市接壤,从县城到湛江138公里;北靠玉州区,东接北流市,西南连博白县。黎湛铁路复线纵贯陆川南北,是广西通往广东的唯一铁路通道。马盘高等级公路南通往湛江、茂名、广州、海南,北接宾玉二级路交324国道至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是广西和大西南通往粤港澳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交通:黎湛复线铁路、马盘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县,县内五条公路干线连通相邻各县市区。县城到16个乡 (镇)村村通公路,85%行政村通硬化路、95%自然村通汽车。黎湛复线铁路境内里程70公里,设6个火车站。马盘高等级公路纵贯县境南北10个乡镇,里程84公里,北接南梧二级公路,南接广东化州、廉江,直达湛江、海南、广州,从玉林经马盘高等级公路(即经陆川)到达湛江、海南,比经博白到湛江缩短80多公里,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我县是全国有名的“汽车王国”,现有86个车队,运输汽车10000多辆,运输业十分发达。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电力:电力资源充足。全县基本完成农网改造,拥有11万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4座。农网改造后工业用电价降到每度0.49 元,与广东工业用电价每度1元多相比有电价优势。今年经上级供电部门批准,在4月份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向广东方面送电的电力出售公司,目前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11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的220千伏输变电所两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年内可投入使用。我县电力基础设施好,有电力方面的优势。

资源:陆川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无霜期359天,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陆川县是广西第一个绿化达标县,全县有46万多亩低质、低效的湿地松需要更新改造,有26万多立方米的木材储蓄量,现正启动建设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陆川猪是全国八大优良种猪之一,已建成国家种猪基因保护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铅、锌、钛铁、硫铁等18种金属矿,有滑石矿、石灰石、花岗岩、陶泥等20多种非金属矿,储量丰富。陆川温泉久负盛名,境内有自流温泉三处:陆川温泉、谢鲁温泉和米场温泉。陆川温泉是分布在县城范围的温泉群,中心温泉处在县城中心的温汤河与九洲江的交接处,控制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每天可供5万人 使用。陆川温泉含有24种化学成份和多种有益于人体的放射性元素,出露温度45℃—53℃,能治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等20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医疗与保健作用。矿泉水资源丰富,闻名区内外的茶花山矿泉水,是第一个获国家矿泉水天然绿色食品和全国首家通过医疗保健鉴定的产品。土特产资源主要有陆川猪、桂圆肉、丁香荔枝、木菠萝、淮山、乌石酱油等。

旅游:陆川县是广西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县,辖区内名胜风景遍布,陆川温泉、谢鲁山庄和龙珠湖风景区为广西风景名胜。龙珠湖风光素有“小桂林”美称;谢鲁山庄建于民国年间,是国内著名的保留最完整的四大私人山庄之一,山庄占地600多亩,依山而建,集园林、人文景观于一体,被海内外游客称为“岭南第一庄”。人称“温泉之乡”的陆川温泉,是珍贵的旅游、疗养资源,广西区内外旅游观光疗养胜地。

二、黄皮有什么营养价值

黄皮的果实成熟后除可以生吃外,还可以加工制成果酱、蜜饯、饮料和糖果。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果皮味苦,有利尿和消肿的功效;果核有行气、止痛、健胃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痛、经痛和风湿骨痛。

三、湖北可以种植荔枝吗?

不可以。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

地理分布:产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厦门、漳州、泉州地区)栽培最盛。

四、东南丘陵与江南丘陵有什么区别?

北至长江、西至云贵高原、东至海边的一大片丘陵低山统称为东南丘陵

位于南岭以北的叫江南丘陵

位于南岭以南的称两广丘陵

浙江、福建两省境内的称为浙闽丘陵

以下内容引自“中学百科全书”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丘陵地貌分布最广泛、最集中,统称“东南丘陵”。其中,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两广境内的称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的称为浙闽丘陵。东南丘陵地处亚热带,降水充沛,热量丰富,是我国林、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山区。

江南丘陵 由一系列北东—南西走向的雁行式排列的中山、低山和位于其间的一系列丘陵盆地组成。平均海拔500~1000米,高峰可超过1500米。主要山地有雪峰山、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九华山、黄山、怀玉山等。盆地主要由红色砂页岩或石灰岩组成,海拔100~400米。规模较大的有湘潭盆地、衡阳—攸县盆地、吉(安)泰(和)盆地、金(华)衢(县)盆地等。本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景观,夏季高温,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天然植被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这里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除水稻外,棉花、苎麻、甘薯、经济林木的油茶、油桐、鸟柏、茶以及柑桔等,都占有重要地位。

浙闽丘陵 位于武夷山、仙霞岭、会稽山一线以东的东南沿海,地形上山岭连绵,丘陵广布,海岸曲折,岛屿众多,平原和山间盆地狭小而分散。有二列与海岸平行的山岭组成地形的骨架。最西一列是以武夷山为主干,向东北与仙霞岭、会稽山相连。其中武夷山、仙霞岭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古老变质岩和古生界地层组成。第二列由西南向东北有博平岭、戴云山、洞宫山、括苍山和天台山等,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高峰超过1500米,主要由流纹岩和花岗岩组成。这列山岭以东则过渡到沿海丘陵和台地,其中夹有一些河谷盆地和海积平原。本区依山濒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很深,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10℃积温5000~6500℃,作物一年二熟至三熟。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林和不少珍稀野生动物。已建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盛产柑桔、茶、油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木。

两广丘陵 是广西、广东两省大部分低山、丘陵的总称。东部多系花岗岩丘陵,外形浑圆、沟谷纵横,地表切割得十分破碎;西部主要是石灰岩丘陵,峰林广布,地形崎岖,风景优美。主要山脉有十万大山、云开大山、莲花山等。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本区属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10~15℃,日均温>10℃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台风和暴雨频繁。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为赤红壤,盛产荔枝、龙眼、橄榄、香蕉、柑桔等水果。但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