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苹果的外貌,味道作文。

水果产地网 2025-07-04 15:00 编辑:admin 62阅读

关于描写苹果的外貌,味道作文。

★在众多的水果当中,你知道我是喜欢吃什么吗?也许你会说:“是苹果。”对了,我就是爱吃苹果。

苹果圆圆的,象小皮球一样大小,遍身平滑光亮。苹果皮有的是青青的,有的又红又青,也有的红透了。只要你剥掉皮,就能看见那白里带点黄的果肉。再尝一尝果肉,果肉又甜又脆,让你吃了一口,一定还想吃完苹果上所有的果肉,真叫人越吃越爱吃。苹果有各种各样的吃法,说也说不完。但我最爱吃是却只有苹果汁一种。先把苹果对分成两份,再放到水果窄汁机里去,最后再按窄汁按扭。不到一分钟,香甜的苹果汁就窄成了。想吃它的时候就拿来杯子,杯口要对准窄汁机的小洞口,再把出水按扭一按,苹果汁就会乖乖的流进杯子,最后还要把出水按扭抬起来。夏天,还可以在里边放上几块冰糖或冰块,又凉又甜又香的。

“味道好不好,尝尝就知道。”当你向别介绍苹果汁好吃的时候一定会这样说。

★这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苹果。一面是红色,红里透黄;一面是黄色,黄里带红。在它黄色的皮肤上,有几个大小不一,星星点点的“雀斑”;在红彤彤的脸庞上,有一条长约1、5厘米的疤痕,加上一处深红色的被摔坏的地方,在这只苹果上,大煞风景。短短的柄藏在苹果上方凹进去的地方,好像陷进泥潭中的可怜人儿,又像是羞羞答答,不愿见人的少女。拿起它,情不自禁地深呼吸一次,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须臾间,感到心旷神怡,全身的骨头都酥了。想咬一口,却不忍心伤害它。一翻犹豫后终于下了口。“咔哧”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滋味恰到好处:浓一点,嫌太甜;淡一点,嫌无味。溢满口中,回味无穷。再咬一口,汁液宛如甜津津的蜂蜜,溶入了我的血液之中。放他在桌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好像运动后的人急促的心跳声,还左右摇晃着,像个不倒翁。

★我喜欢吃水果,称得上是一名响当当的吃水果“大王”了。水果品种繁多,如:瓜中上品西瓜、果中皇后荔枝和水晶明珠葡萄等等……但我最喜欢的是山东盛产的苹果,因为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买了五六个红彤彤的大苹果。我拿了一个红苹果洗后,摸摸它那光滑的“红衣裳”,又闻闻它,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恨不得狼狼地咬它一口。

苹果圆圆的,和柑桔一样大小,遍身滑溜溜的。没有熟透了的苹果,绿绿的,慢慢地由红色占领了绿色的“领地”。最后苹果熟透了,变得红黄相间。没熟透的苹果,咬上一口,又酸又涩,难吃极了。熟透了,就甜丝丝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听说,苹果有许多种吃法。可以加工成苹果干、苹果汁、苹果沙拉等……苹果含有许多维生素,多吃有好处,没坏处喔!

★秋天,是利于苹果生长的美好季节.苹果贪婪地吮吸着秋天的甘露,在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很快就长出果子.10月底,南方的苹果成熟了.它的味道,颜色,形状都十分惹人喜爱,圆圆的,像个小皮球一样.有的苹果像圆形的闹钟.苹果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粉红色的,还有的是红红的,娇艳欲滴,有的红得呈黑色.

把苹果切开,熟透的苹果,肉是米黄色的,里面的籽是黑色的,新鲜的汁水流出来,整个苹果吃起来甜津津的.没熟透的苹果和熟透的苹果的外形差不多,可是口感较硬,咬起来还会发出声音.

苹果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之一,尤其在夏天,口渴的时候,吃个苹果,感觉透心凉多了.每次吃苹果,我都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是什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旋转视运动一周为360度,分成24等份(最开始的时候是分成12等份),每份15度(大约半月时间)就有一个节气。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均匀分布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刚好有六个节气。

春季六节气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6.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夏季六节气

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秋季六节气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14.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冬季六节气

19.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